水玉:即水晶石。因为它晶莹如水,坚硬似玉,所以被称为“水玉”。
猨翼之山:即山险陡峻难以攀登,猿猴也需要借助翅膀的意思。也作“稷翼之山”或“即翼之山”。
蝮虫:动物名。也叫蝮蛇,是蛇的一种,大的有一百斤重。蝮虫身上有绶文,并且用绶文作保护色栖息在树上。因鼻子上有针,又叫反鼻虫。《南山二经》的羽山、《南山三经》的非山上,都有很多蝮虫。
不可以上:表示山险陡峻难以攀登。
文:通“纹”,指纹理。
谣:指没有乐器伴奏的清唱。
佩之宜子孙:指佩带它的皮毛可以使子孙繁衍不息。
虺(huǐ):毒蛇,尾巴尖锐。据《韩非子》记载,虺“一身两口,争食相龁,遂相杀也”。虺中的王虺名叫水虺,生长五百年可以成为蛟。
判木:指木头被剖成两半发出的声音。判:剖。
可以为底:为:治理,此处指治愈。底:即胝(zhī),指足底老茧。
柢(dǐ)山:柢字前面的“曰”字是据宋淳熙七年刻本,明成化元年吴宽抄本推文例补的。柢,古音读作“带”。
魼(qū):当为“胠”的同声假借字,肋骨部位。魼也是一种鱼,俗称比目鱼。
留牛:动物名,具体何物不详,应当是《东山一经》提到的犁牛,据郭璞记载,犁牛身上有老虎一样的斑纹。
鯥(lù):根据《山海经》此处描述,鯥应该是一种集鸟、兽、鱼、蛇四种动物的体形特征于一身的怪鱼。郭璞《图赞》云:“鱼号曰鯥,处不在水。厥状如牛,鸟翼蛇尾。随时隐见,倚乎生死。”
冬死:指冬眠,也叫冬蛰。冬眠时期的动物对周围一切都浑然不觉,如同死了一般。